close

僕人的領導思維.jpg

 

六月份的領導力閱讀主題即將告一段落,以《僕人的領導思維》這本充滿哲理的小書作結。本書作者麥克斯‧帝普雷(Max De Pree)是美國知名辦公家具企業赫曼米勒Herman Miller的前任董事長。本書1987年即出版原文Leadership is an Art,2008出版中文版,在書市算是比較少見的長青作品,也可見領導力的要點,與人生真理一樣可以恆久如常。

 

這本書以企業CEO的角度出發,有些章節碰觸到資本主義、企業組織績效等環境面和實務面,但我自己覺得最大的收穫,在於釐清了領導的點線面、部落文化、流動式領導等概念,以及現在身為公司內的小主管上班族,該怎麼精進自己,得到了一些實行的方向。

 

一、領導的點線面

作者在序言中,歸納了最重要的三點領導力主題。可以說是點、線、面三個層次。點,可說是領導者個人的正直性格,這也延伸至領導人的道德感、處世原則和責任感。線,是領導人須能和團隊與相關成員建立與培養關係。面,即是組織和社群的活動,可以說是基於組織的核心價值,將團隊結合在一起,就像由眾人合作排列出的圖案,領導者一個人,是不可能產生醒目的圖形,唯有眾人,才能讓團隊和核心價值發光發熱。

 

二、領導不怎麼科學,而是部落文化

領導這個主題,在管理學上著墨甚多,但作者的看法,領導其實不怎麼科學,而比較像是部落文化。因為領導的重點在人,人的多變性、感情驅使的動力,不容易被理性的科學歸納和重複實驗驗證。相對起來,部落接受所有住民的多樣性,對部落長老來說,不是讓住民的特性單一均質化,而是理解每個人的不同。就像亞當斯密在《國富論》裡說的,當每個人做他最擅長的東西,就是社會的最大利益。當領導人去理解部落裡每個成員的特性,並讓他們發揮所長時,這就是部落文化的光輝時刻,也是領導力產生正面作用的時刻。

 

三、流動式領導—理解成員與賦權

流動式領導(Roving Leadership)是跳脫組織裡的階層架構,階層架構中的領導人,必須能接受不同的成員在不同的狀況下,挺身而出執行領導工作。作者在第五章舉了個例子,教堂復活節活動中,在唱詩進行的當下,有位觀眾突然臉色發白倒下,這時候教會的委員、董事、專業人員階層架構中的領導者並無法做什麼,反而是一位受過急救訓練的年輕人挺身而出,及時的急救措施和指揮,挽救了觀眾的性命。作者的定義『能確實做出快速有效反應的人,是流動式領導人(Roving Leaders)』。從這個例子中,看出流動式領導在意領導人的主控性,而非實質的職稱和威權。對具有頭銜的階層領導者來說,需要承認自己的有限性,並願意賦權給有能力主控狀況的團隊成員,達到流動式領導。

 

四、身為團隊成員,自己可以做什麼?

在知識型組織中,領導人需要像上述的『流動式領導』依照團隊成員的特性,賦予他們主動控制的權力。對團隊成員來說,能自己作主的權力,往往也是義務的開始。團隊成員一開始在組織中,會從某一個領域協助角色開始,而隨著理念和目標的同步,可以慢慢跨足組織內其他領域的事務,在不同面向提升自己的理解和智慧後,就比較容易兼顧現實環境、客觀條件、組織理念,做出儘可能圓融的判斷和行動。

 

五、小結—虛心與嘗試改變

很喜歡作者在書中的一句話『如果維持原樣不改變,我們就無法變成我們需要成為的樣貌。』領導是一種藝術,需要實作練習,才會越來越融入,成為一種習慣。不斷琢磨與改變,是優化的不二法門。讀完《僕人的領導思維》,重新調頻了對領導點線面、部落文化、流動式領導、和成為流動式領導人的心法,接著就是把它們用在工作和家人朋友的互動了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lovelaksa 的頭像
    lovelaksa

    LOVE LAKSA的吐司人生

    lovelak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