『藉由避免假象,你可以提高認知的準確率,就會知道自己知識的侷限,最後有助自己達成目標。』
-- 摘錄《知識的假象》封底裡主題句
初注意到《知識的假象》,是因為《人類大歷史》作家哈拉瑞的署名推薦,直覺這該是本值得閱讀的書。再者,封面的副標『為什麼我們從未獨立思考?』讓我頗為震驚,想要了解作者的論述。所以納入了本月『關於思考』的書單中。
兩位作者史蒂芬‧斯洛曼(Steven Sloman)和菲力浦‧芬恩巴赫(Philip Fernbach)均為認知科學的專業,並將心理學理論延伸至人類行為決策、行銷、管理等應用領域。
本書的主題,覺得可以分為兩個部分:
一、為什麼我們會有知識的假象?
二、如何避免知識的假象?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一、為什麼我們會有知識的假象?
如同作者史蒂芬的簡介提到『知識的假象,源自於未能釐清自己和他人知識的邊界,把別人的知識誤以為自己的知識。這樣的混淆,是因為我們所知多半不在自己的腦袋裡,而是在人類的知識共同體中。』再進一步地分類,會有知識的假象,起源於我們獲取參考資訊和生活經驗的三個面向:
1. 不知道自己其實不知道:
作者舉了三個研究案例,調研一般人對於拉鍊、腳踏車、馬桶的原理的理解度自評。結果發現,面對自己生活中常見且熟悉操作的事物,往往會高估自己對該事物的理解,也就是『不知道自己其實不知道』。在現代化社會中,人人每天都要用上抽水馬桶,但是能說出馬桶運作的虹吸原理,在案例中是極度少數;腳踏車可能是大多數人孩提時代就會騎乘的工具,但在研究中,超過40%的受試者,無法正確畫出腳踏車的示意圖。我們可以透過生活經驗和習慣,熟悉或認識現代化的產品,但這並不等於我們理解該產品的原理和由來。在這高度分工的社會中,不知道大部分的事物原理,其實是件正常的事情,但問題在於,我們誤以為自己知道的假象,會影響到認知的準確性與判斷的結果。
2. 依賴他人之言的同溫層效應:
作者在第八章中,提出了數個爭議性的社會議題,如女性墮胎、安樂死等,在許多國家仍持續辯論著的主題,一般人在面對此類爭議時,自己的立場,很大部分會來自所處的社會文化,普羅大眾和自己家人朋友的價值觀。在沒有完整因果辯證前,我們就決定了自己的選擇。想想自己過去的經驗,也曾經因為家人朋友的片面建議和評論,就盲從地買了某支基金和股票,完全沒有思考和做功課。在面對重大決定時,如果都單純以從眾的價值觀行事,忽略因果脈絡的分析,事後可能會有不如預期的懊悔。
3. 倚賴科技的迷思:
作者在第七章中,提出現代科技延伸出的自動化功能,可以幫助人類操作複雜工具,降低系統運作的困難度,可以是根據GPS設定船舶航行路線、飛機的自動駕駛等。問題在於,駕駛如果過度倚賴該科技,或是憑藉著科技的便利性,降低本身的主動操控意念時,當發生意外或系統故障,危機可能隨之而來。科技發展趨勢,我們對自動系統的依賴,應是越來越高,在知識共同體的現實下,倚賴專家為我們打造的系統,也是不可避免的,個人能做的,是體認我們所處的現實,並盡可能維持個人的警覺性和主動性。
二、如何避免知識的假象?
1. 多些慎思(Deliberation),少些直覺(Intuition):
作者在第四章,提出了幾個應用題。包括『一支棒球和一顆棒球共要價1.1美元,球棒比棒球貴1美元,請問棒球的售價?』如果依靠直覺多於反思驗算,答案很可能是0.1美元。但如果增加些謹慎思考,就可以避開許多直覺產生的偏誤。
2. 接受不同思想,培養群體思考智商:
傳統的教育中,偏重個人的智力(在書中第十章稱為g因子);如同前面的說明,我們其實是生活在知識共同體中,個人智力因素和擁有知識對思考判斷的影響,遠低於群體和知識共同體帶來的影響。為了提升個人的認知和判斷,必須要提升『群體思考智商』(在書中第十章稱為c因子)。c因子包括團隊的協作,體認自己只是群體的一小部分,以及運用溝通和聆聽,順利接受到知識協作的結果。
3. 承認自己的無知,保持謙虛心態:
如同開頭時,對本書的副標『我們其實無法獨立思考』感到震驚,而開啟了本書的閱讀。唯有理解自己的不足,才可能啟動改變。唯有承認自己的無知,才可能接受外界的新觀點。唯有體認自己直覺帶來的偏誤,才可能多一些慎思的行動。保持謙虛的心態,理解自己的無知,才可以往破解假象、提升認知的準確性,再往前一步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這本書理論性遠大於實用性,也不是很好理解,閱讀起來是個蠻大的挑戰。逼著自己寫下心得,是個理清思緒的好方法。承認個人知識的侷限、體認知識共同體的存在、保持自身的慎思狀態,是《知識的假象》帶給我的收獲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