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實一直有意識到,自己比較內向的特質。
一來不習慣和陌生人開啟對話,就算真的開啟了,也不知道該講些什麼;
二來個性比較被動,總想等著別人過來跟自己攀談;
三來面對社交場合時,總是擔心自己無法融入,
在自信不足導致心神不寧下,往往讓對話無以為繼。
完全認同每一個體皆有獨特性格;
也相信許多人和我一樣地安於現有人際關係。
但是,也不得不承認,我們仍然需要存在於群體中,無法完全置身事外;
在心理上,更是需要別人的理解與支持。
當理解自己的需要後,覺得保持著被動的姿態,
等待被發掘、被了解、被愛護,似乎不是個好策略。
所以,是在希望主動做些改變、以自我優化的目標下,
報名了『第一次閒聊就上手』。
不得不說,這場貨真價實三個小時的演講,遠遠超出了原先的期待。
Bryan成功地把從對內的心態穩固、對外的氛圍建立、到應用的注意事項,
輔以故事和要點,表達得很生動並清楚。
一、自我意念與信心的建立:
身為內向的人,其實不只一次參加坊間提升人際互動的講座。
但許多講座的取向,是一開始就否定內向者的人格特質,
並試圖讓大家往外向者的象限移動。
這種違反本性的硬性改變,讓我頗為卻步。
不過,Bryan對性格和閒聊的關係,卻是非常具有彈性和包容性的。
當然天性外向的人,會在社交場合佔有優勢,但這並不是必要的條件。
相對地,閒聊是一種後天能夠培養練習的能力。
但在華人圈的文化中,最注重是專業能力的培養,
對於人格內在穩定性和外在社交能力,相對付出較少的教育心力。
所以我們往往從小開始,就缺少了有意識地練習閒聊的機會。
因此,唯一的解決的方法,就是自己體會到改變的重要,
並且從現在開始實行。
此外,對於不同個性的人,也有不同的表達方式。
並不是用最顯眼的方法就能達到最好效果。
而是要剖析自己的特質,
是外向或內向,是理性或感性,再從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模式。
二、閒聊,面對的是他人,著重的是同理心、互動氛圍和牽起連結:
並非一定得博學多聞,言之有物才表示會閒聊。
因為閒聊不是單向傳輸的授課演講,而是著重於雙方恰如其分的互動。
當需要互動,就得先了解對方需要什麼,想講什麼,並且順利地引發出來。
如果應用同理心,就知道人人都希望能夠表達自己意見,並被認同與了解。
畢竟如果是一人大唱獨角戲的場合,除了主角之外,
其他人是難以涉入並從中得到愉快經驗的。
為了產生良好的互動,得先讓自己說出的話,能夠被對方回應;
在面對陌生人時,也得從語句中,找到延續話題的蛛絲馬跡;
對話的主軸,必須放在對方身上,輔以相關的回答,
因為人是喜歡被關心、被重視、並被傾聽的。
此外,因為人們有與自己熟悉事物靠攏的傾向。
牽起任何與對方相關的連結,相當於建立了相似點,
可以有效地降低人際相處的靜摩擦力,拉近彼此的關係。
三、能夠快速上手練習的架構:
Bryan在這部分,提出了一些能對應前述的實用方法。
像是:話題矩陣,能幫忙我們從日常生活中找話題。
因為通俗,幾乎人人都能順利接話,也很容易能夠建立愉快談話的氛圍;
在能多方話題的交替互動中,也相對容易地能牽起連結,
達到閒聊的目的。
還有,如何打入小圈圈,更是許多人覺得苦手的地方。
在尚未克服不熟悉感時,必須先在周邊以不刻意方式試著了解話題,
再視情況切入。
這時候,穩定的自我狀態便非常重要。
只有心情平靜時,才能專注地聆聽他人的話語,
有了精確的理解後,才能做出適當的回應。
回應時,以一般人都有幫助他者的天性,
提出問題,並尋求幫助和建議,將會比較容易得到互動的機會。
接著,事前準備自我介紹,以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,
這個觀點我之前沒有想過,但在認識新朋友的狀況下,卻是非常必要並實用。
因為第一印象往往在初次見面45秒內就已經定型,
如何在這麼短的時間內,成功地推銷自己,準備變得絕對地需要。
曾經讀過一句話:所有完美的資訊傳達,並不是因為講者的天賦和聰穎,
而是經過不斷的練習和準備,才可能於最後一刻達成溝通的目的。
對於自我介紹,也是同理可證。
聽講之後,認為收穫非常多。
但除此之外,Bryan鼓勵大家寫心得,
經由深度思考和重新組織,達到內化目的。
除此之外,實戰練習更是得到閒聊能力重要的方法。
畢竟Practice makes perfect。
就像攝影,優秀作品往往是從無數的嘗試中得到的。
只有不停地實施,才有獲得的機會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