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極簡閱讀.jpg

 

零、楔子:為什麼讀《極簡閱讀》?

在你的書櫃裡,是否有本書,第一次讀時不太吸收,放回了櫃子塵封,很多年沒有翻開,但它卻還是一直在你心底惦念著,多年後再次閱讀,發現有了不一樣的理解和體會呢?

《極簡閱讀》對我來說,就是這樣的一本書。在2019年甫推出繁中版時,就已經購入,也很快地就開始讀,但體會不深;當時有加強閱讀能力的動機,但讀了卻沒有應用。因為這個月給自己的讀書主題『如何閱讀』,《極簡閱讀》再次進入了本月待讀清單。

 

一、《極簡閱讀》在說什麼?

《極簡閱讀》的作者趙周,曾任阿里巴巴的銷售、行銷、培訓職務,後來專注於幫助職場工作者提升能力,接著在中國大陸創辦了『拆書幫』,宗旨在幫助職場工作者,藉由協助引導小組成員『拆書』,讓書籍內容得以己用,藉由閱讀達到自我成長。

 

在台灣目前並沒有『拆書幫』的分舵,所以還沒有實際體驗過。不過根據網路搜尋『拆書幫』和趙周在書裡的描述,就我的理解,『拆書幫』類似『讀書會』和『演講社團』的綜合體,每次聚會目標在同一本書,但不光是擷取書中的精華摘要,而是著重與每個與會者的自我經驗連結和內化;聚會中搭配了演講與分享的活動,主題卻不隨興所至,而聚焦於各類職場通用的核心技能。

 

從一個角度,《極簡閱讀》可以視為趙周為『拆書幫』推廣行銷所作;從另一個角度,趙周也無私分享了『拆書幫』教育系統的基礎—如何拆解和吸收閱讀內容,並成為幫助別人學習的促進者,也就是成為『拆書家』。對個人讀者來說,就算不參加『拆書幫』,沒有『拆書家』的資格認證,仍然可以將本書內容,應用到閱讀學習。

 

如果從個人學習者角度出發,認為《極簡閱讀》有以下三個重要主題:

 

(一) 拆書的三步驟—RIA便利貼學習法 (全書第四章)

1. 閱讀(Reading):不需要完整閱讀整本書,而是專注於對自己重要的內容細讀。

2. 重述(Interpretation):用自己的話重述閱讀內容,並寫下第一張便利貼(I)。

3. 內化(Appropriation):思考I便利貼上,問問自己是否有相關經驗,或是聯想到的情境,寫下第二張便利貼(A1)。接著,思考自己在這個議題,可以有什麼應用與行動方案,寫下第三張便利貼(A2)。A2便利貼,可以在蒐集一本書中所有的行動方案後,一起貼在會時常看見的地方,提醒自己要實行。RIA便利貼學習法,等於將書頁內容、個人經驗、應用行動,快速地連結在一起。

 

(二) 建立自己知識體系的三個思考維度 (全書第六章)

當閱讀(R)了一段資訊,並且重述(I)之後,會產生一個知識點。該單一知識點,可以由三個維度延伸,得以和其他的知識點結合,經過不斷地調整,產生知識的體系。這三個維度軸線是:

1. 前因vs.後果:想要思考前因,可以問自己:為什麼會產生這種現象?想要思考後果,可以問自己:如果問題不處理會怎麼樣?

2. 適用範圍:問自己:這個知識點描述有反例嗎?如果有,那這個知識點適用於什麼情況?

3. 自身經驗與應用行動:如同前述RIA學習法中的A1和A2便利貼,將這個知識點與自身經驗和行動方案連結。

 

(三) 實用、理論、敘事三類書籍的拆解方向 (全書第九章)

在理解RIA學習法的時候,其中一個疑惑是:那要怎麼知道哪裡該停下來拆頁思考呢?

因此,作者提出了三類書籍的拆解方向,就顯得很實用了。

1. 實用類書籍:找建議、找粗體字。實用類的書籍,價值在於具體的行動建議,而且如果再以讀者角度出發,會將行動建議以粗體加強標示,如果這本書與自己的目標主題高度相關,表示可以停下來細讀,並進行RIA學習和建立知識體系的三個維度思考。

2. 理論類書籍:找出核心觀點。理論類的書籍,價值在於提出新的觀點和理念,所以閱讀的重點,在於找出該些觀點和理念,並且轉化為可行的建議,再連接自己的經驗、可以行動的方案、思考前因後果、和適用範圍。

3. 敘事類書籍:找角色『面臨選擇』的處理方式。在小說、傳記、歷史類的書籍中,有大量的故事,除了享受情節帶來的張力外,可以在當中尋找角色做得好的地方、做得不好的地方、會做某個決定的原則和動機、和出乎意料的處理方式。

 

二、小結

引用《極簡閱讀》書末一位『拆書幫』會員小ㄚ的話『知識本身並不能改變命運,改變命運最直接的方法是行動』。閱讀和行動之間,往往是很遙遠的距離。而趙周的《極簡閱讀》,提供了幾個閱讀時思考的方法:閱讀後重述、連結自身經驗、列出行動方案;以思考前因後果、適用範圍,增加該知識點的延伸性;並建議不同書籍閱讀時找尋知識點的套路。如果你也想要透過閱讀而產生行動,進一步改變自己,《極簡閱讀》會是很推薦的一本書。

 

arrow
arrow

    lovelak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