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知道這本書之前,自己就是個時常獨自品嘗食物的人。雖然我也愛和家人偶爾共桌的時光,吃著桌前每人都習慣的家常口味,一邊大口扒飯大口吃菜,一邊聊著無邊際的一切;也愛和志在享受美食的老友三三兩兩,在不同氣氛的餐館敘舊與點評桌上的餐點;但這都無礙於隨性地看到一家想去的店,二話不說,不和任何人相約,立刻定位後當天前往的獨行俠女風格。

或許是年紀漸長,已經慢慢不在意不同於旁人時得到的眼光,自己用餐,反而成為一種放鬆的方式。也或許原本就不屬於典型的亞洲人,『非得和熟識的人一起吃食,才是正確合群生活態度』的觀念,本來就與我無涉。想到這總會想到工作上與韓國工程師的對話,一個年紀和我相仿的大男生,卻畏懼一個人用餐、一個人逛街、一個人旅行。有人陪伴,固然可以帶來一些安全感,但卻少了一些和自我溝通對話,與認真觀詳和記憶眼前的食物色彩及風味的機會。

這本書的主角,是位單身、獨居、經營一家沒有員工家飾店的井之頭五郎先生,因為工作,必須前往日本各地出差,在經過一場場與客戶間的周旋之後,最大的期待,就是好好慰勞自己的飢腸轆轆,這幾乎已經成了書中十幾個短篇故事中的共同調性。在工作中,時常必須要重複執行相同的事情,在不斷輪迴和千篇一律的步調下,心中惦掛已久的,或是街角偶然出現的一家店,有著帶來回憶、期待甚至驚喜的食物,不但充實了我們的胃腸,還熱活了我們的心靈。

井之頭先生在面對食物時,還明顯表現出日本人在乎食物擺置與規劃的藝術感及調和性。這讓我想到了最近正在讀著的『廚房劇場』,蔡穎卿女士在書中,也提到過相同的概念。或許這正是大和文化中,對入口之物的前因後果與其美感表現的追究和堅持,才能造就出像是茶道和懷石料理這類有深度的料理學問吧!

看著井之頭先生身邊一個個充滿碎唸和喃喃自語的方框、跟身邊的陌生過客的簡短照面與招呼,都讓我想到了獨自吃飯時場景。或許少了對同行夥伴的關注,面前食物的樣貌、侍者的舉動、同時用餐陌生人的剪影、餐廳的裝潢風格、餐具的顏色調性,都記得特別清楚。而這些方框,就我而言,必須再默默地用相片和紙筆紀錄下來,讓自己對這個體驗留下更深刻的印象。每人獨有向美食朝聖的方式不同,但作者真的將那種心境和姿態完全地表現出來,心有所感阿!

很喜歡番紅花女士在序言導讀的起頭『人能不能有孤獨的時刻,大約可以是自己去創造或追求的,寂寞或許是種難以逃避的情境模式,孤獨卻絕對得自找,一個人吃食,往往更能讓我專注於食物和人生的本身。』,一句話,就貼切地說明了這本書的精神與意義了。

孤獨的美食家  

博客來介紹:http://www.books.com.tw/exep/prod/booksfile.php?item=0010565790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孤獨的美食家
    全站熱搜

    lovelak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